食用油中塑化剂的来源和如何去除?

2020-9-8 15:00:48      点击: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phthalate esters,简称PAEs),是塑化剂的主体,可引起肝、肾、肺及心脏、生殖等多组织系统的病变,已先后被欧盟、美国、日本、中国等列入优先控制污染物的黑名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今年一大重点行动就是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食用植物油塑化剂专项检查。了解食用油中塑化剂的来源,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其中的含量对食用油生产企业至关重要。为此,根据《中国油脂》2018年第6期发表的《油茶籽油中邻苯二甲酸酯污染风险来源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一文,摘编其研究结果,供油脂生产企业参考。

1、污染情况调查
(1 )种植环节的污染
对22个种植基地22批次油茶籽原果进行抽样检测样检测邻苯二甲酸酯(16种)的含量。结果发现,油茶籽油种植环节(茶籽原果)存在邻苯二甲酸酯污染,但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极低,不是油茶籽油中邻苯二甲酸酯污染风险的主要来源。
(2) 压榨环节的污染
采用全不锈钢生产设备对油茶籽原果(未检出邻苯二甲酸酯)进行除杂、清洗、烘干、破壳、压榨获得压榨毛油。取自压榨机滤油口的压榨毛油未检出邻苯二甲酸酯,而来自于PVC输送、采用密封垫圈的毛油储罐的样品检出不同含量的邻苯二甲酸酯。
(3) 精炼环节的污染
在初榨毛油未检出邻苯二甲酸酯的情况下,抽样检测采用不同精炼工艺生产的成品油茶籽油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毛油经沉淀、过滤、脱脂、过滤、灌装的工艺生产,使用不锈钢软管输送,储存罐采用四氟垫圈和硅胶垫圈,过滤使用板框过滤机的样品检测出低含量的DIBP、DBP、DEHP;毛油经沉淀、过滤、脱色、灌装的工艺生产,使用塑料输送管道,储存罐采用橡胶垫圈,过滤使用板框过滤机,油样检出较高含量的DBP、DEHP;采用由毛油经沉淀、过滤、脱酸、水洗、脱色、脱臭、脱脂、过滤、灌装的工艺生产,使用不锈钢管道,储罐采用石棉密封垫圈,过滤使用板框过滤机,油样中未检出邻苯二甲酸酯或邻苯二甲酸酯检测含量很低。
2、污染来源分析
(1) 精炼加工助剂无污染
对精炼过程使用的碱、柠檬酸、活性炭、白土、盐等加工助剂进行了抽样检测,未检出邻苯二甲酸酯。
(2) 加工环节塑料制品为污染源
对毛油输送所使用的PVC塑料管、不锈钢板框过滤机所使用的板框、滤布、以及毛油油罐所使用的石棉和金属密封垫圈取样检测表明,PVC塑料管道、垫圈、滤布均不同程度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其中,毛油储罐法兰密封橡胶垫圈邻苯二甲酸酯总量高达76799 mg/kg、PVC塑料管道中邻苯二甲酸酯总量高达11530~76001 mg/kg、尼龙滤布中邻苯二甲酸酯总量高达318.2 mg/kg。这些塑料制品可能是油茶籽油中邻苯二甲酸酯最大污染来源。
(3) 包装材料为可能的污染源
检测结果表明,PET塑料瓶均不含邻苯二甲酸酯,马口铁罐内部涂层均不含邻苯二甲酸酯;PE塑料瓶有2批次含有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酯总含量为7~8mg/kg);塑料瓶盖有4批次含有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酯总含量为1~9mg/kg)。
3、降低污染风险措施
根据污染来源分析,生产过程中避免使用含邻苯二甲酸酯的塑料制品可以有效防范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包装材料可选用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的塑料瓶。
通过对油茶籽油各精炼工序的分析表明,脱臭可以大幅降低甚至完全消除邻苯二甲酸酯。因此,对于受到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的油可以采用脱臭工艺将其去除,从而有效消除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