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膜技术在镜头的应用

2020-9-25 17:52:02      点击:

镀膜技术在光学镜头加工上的应用-


最早的镜头是没有镀膜的,有的甚至连镜筒内部消光和镜片边缘发黑处理都没有,然后出现了单层镀膜,不过这主要是用在军用望远镜上用以实现镜片消光,降低被敌人发现的可能性(例如蔡司顶顶大名的T*镀膜最早就是为军用开发的),而在民用相机领域,1941Kodak公司生产首次采用镀膜镜头的照相机Ektra,但镀膜技术的大发展应该从70年代初宾得推出SMC镀膜的太苦马镜头开始算起。

宾得在1971年推出了SMC超级多层镀膜的太苦马镜头,在当时可以算是举世瞩目,虽然在此之前,尼康,佳能和徕卡都掌握了多层镀膜技术(3-4)但是超过6层以上的镀膜仍然是难以完成的目标。

    另一方面,Fuji宣称他们开发的电子波束镀膜EBC(E光学镜片lectron-BeamCoating)可以达到11层,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他们将EBC镀膜技术用于某些电影摄影机镜头,并用于196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但并未用于民用镜头的开发,此后在宾得SMC的压力之下才逐渐开发EBC和超级EBC的富士龙摄影镜头,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


多层镀膜使得开发现代的超广角镜头和大变焦光学镜头成为可能。随着变焦镜头的流行,焦距的长度和变焦范围逐步扩大(需要更多的光学组件),为了保证光学质量多层镀膜技术就变的非常重要。

    有意思的是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主要光学镜头制造商(包括CanonNikonZeiss)都付授权费给宾得以使用部分或全部的多层镀膜工艺,以能够聚焦镜接受的成本在光学元件的表面镀上很薄的防反射化合物。Leica却依然坚持他高贵的地位,宣称多层镀膜技术对控制眩光的帮助非常微弱,而减少光学元件的数量来控制眩光更为有效。

    镜片的薄厚主要还是根据度数确定的,现在眼镜片基本都用的是树脂片,可熟不知,树脂的还有很多种,而很多说是韩国进口的,其实不然,国产的镜片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要好于韩国进口的。


你可以找不同档次,价位的光学镜片来比较。要说厚度,说实话不好描述,因为镜片是边缘后,中间薄的,如果2000度,边缘大概4个毫米厚吧。

    超薄镜片既有光学玻璃镜片也有树脂镜片。超薄近视镜片适合度数高的人佩戴。

    玻璃材料是通过加入含铅重金属氧化物,增非球面镜加材料的密度而提高折射率的,折射率与比重呈正相关。折射率增加镜片的重量也明显增加。但是同等度数下,玻璃镜片的折射率比树脂镜片的折射率高。


树脂材料是通过改变材料的分子结构来提高折射率,随着折射率的增加,镜片的重量不一定增加,有些甚至还会减少。

    超薄镜片目前是指用高折射率材料制作的镜片,它的优点是更轻、更薄、更舒适。特别是对于高度近视患者,由于屈光度太高,显得镜片的圈数太多,周边部太厚,如同瓶底一样,外现很不美观,所以配镜时就要选小镜架,这样镜片也就小了。镜片越小,眼镜重量就越轻,可减轻压迫鼻子的苦恼。



    现代光学镜头上的镀膜大而化之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叫增透膜,是增加光线透过率的,而另一种镀膜则是改变光学镜头的色彩光谱透过特性的,比如一支镜头中某一片镜片所用的光学材料虽然折射率等指标很好光学透镜但却存在偏黄现象,那就给它镀上一层光谱遮断膜,把偏色纠正回来(宾得那仨公主都使用高折射玻璃,因此都有些略微偏黄),而现在镀膜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补偿一些较为廉价的光学材料的不足之处,镜头的设计已经不必像过去一样使用昂贵的特殊配方光学玻璃来完成,所以新的镜头一般都是在每个镜片的空气接触面上都有多层镀膜的,这也从另一方面凸显了镀膜对于镜头的重要作用。